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74篇
  免费   1648篇
  国内免费   1205篇
教育   32349篇
科学研究   15696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2668篇
综合类   2774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128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1277篇
  2020年   1523篇
  2019年   1135篇
  2018年   786篇
  2017年   958篇
  2016年   1168篇
  2015年   1520篇
  2014年   3492篇
  2013年   4427篇
  2012年   4942篇
  2011年   5495篇
  2010年   3932篇
  2009年   3663篇
  2008年   3960篇
  2007年   4770篇
  2006年   4944篇
  2005年   4140篇
  2004年   3497篇
  2003年   2976篇
  2002年   2424篇
  2001年   1873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功能也就是"出之于人,归之于人",江口土家族"金钱杆"起于秦末时期的西楚霸王,形于族人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研究发现,"金钱杆"是具有彰显土家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常"与"非常"之间转换的独特节点、教化孩童的重要载体以及增强体质的独特途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研究主要探求"金钱杆"发展逻辑,旨在为"金钱杆"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形成,但体医融合项目治理初期仍然受到理念融合、体医融资、部门协同等因素的影响。该文以病毒、人体免疫与体育运动的体医融合关系视角,依据共生理论对体医融合项目的风险治理逻辑进行了阐述。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相关个案进行了整理,并基于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对体医融合个案进行识别分析,构建了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3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最后提出了体医融合项目风险治理的路径选择(1)将体医融合理念提升至构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战略的高度;(2)落地变现体医融合项目购买方案;(3)打造政府精准购买体医融合项目区块链。  相似文献   
3.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旨在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平台-PHIM-健康目标"这一模式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过程] 选择患有红斑狼疮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聚类方法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的总体测度水平不同的群体进行识别;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不同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 将依托在线健康社区进行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界定为健康信息发现、健康信息互动和健康信息分享。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首先,在线健康社区的红斑狼疮患者在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高低差异。第二,用户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与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用户健康目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为在线健康社区完善其服务方式,促进慢性病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灰色预测法可有效处理情报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数据,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灰色预测法在情报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综述情报研究中涉及灰色预测法的相关文献,从数据选取、模型构建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进行概述,总结当前情报研究中灰色预测法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 在方法应用上,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数列灰预测,且模型集中在单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根据预测对象不同,灰色预测法已经在包括期刊分析、图书馆运行管理、热点主题分析及科研机构评价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未来可根据预测对象特点及研究目标尝试不同的灰色预测方法,扩宽灰色预测法在其他方面的情报研究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认图书馆情报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解熟悉,以在开展研究时能合理选择、灵活使用,确保研究质量。[方法/过程]对近2 000篇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法的类分命名、图书馆情报学界主要的研究方法的确定、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讨论。[结果/结论]研究方法应以数据收集法而不是数据分析法命名。图书馆情报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法、理论研讨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书目计量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因而在选择使用时,既应根据具体研究课题及研究方法之特性,也要考虑使用注意事项,并尽量在同一研究中采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以扬长避短,更有效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两个国家间的创新合作机会有些是显性直接的,有些是潜在间接的。在此试图构建一种计量和分析专利引用关系的方法,用于发现两国间潜在的间接创新合作机会。[方法/过程] 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中,蕴含着相互衔接、配套的间接合作关系,而不同环节的专利通常具有不同的功能,即IPC存在一定跨越度。因此,设计"专利引用跨越度"指标及算法,用于计量和筛选专利引用网络中"引用跨越度"达到预设阈值的专利引用关系,作为发现间接创新合作机会的基础数据。以新加坡在中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为样本,基于专利引用跨越度计量并配合人工解读和识别,发现中新两国间一系列的间接创新合作机会。[结果/结论] 基于专利引用跨越度计量的两国间间接创新合作机会发现的方法,被实验检验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The Mystery Room is an educational escape room based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pplied to multiple audiences, including first-year students and library student employee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ain how we developed the game, its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why it’s a flexible workshop for a variety of audiences.  相似文献   
8.
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搜索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对协作信息搜索进行深入研究,为专业化协作信息搜索系统平台建设优化等提供启发和借鉴。[方法/过程] 聚焦于学习团队的信息搜索行为,以高校学生为研究样本,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协作信息搜索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建构过程。[结果/结论] 识别出四大核心环节——个体感知与探索、团队任务解析、团队信息收集和团队信息整合,并理清各环节的认知活动与共享心智模型内容要素。  相似文献   
9.
王思茗  滕广青 《图书情报知识》2020,(3):109-118,F0003
[目的/意义]领域知识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助于发现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图书情报学领域文献题录信息构建轻量级领域知识图谱,从中提取学科信息、国家信息、时间信息及其关联,采用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多维度分析方法,对学科交叉的演化进程以及国家差异进行跟踪与分析。[结论/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著,各国家的学科交叉程度与倾向存在差异,一些目前尚不突出的交叉学科方向值得关注。[创新/价值]采用多维度视角分析学科交叉现象,相关结论可以为国家科技战略制定及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